本篇文章摘自:商業周刊第 1040 期
作者:吳修辰
一定得有雄厚資本,才能投資賺大錢嗎?選擇投資定期定額、年報酬率10%的基金,一樣能變有錢人。
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不是原子彈,而是複利!」愛因斯坦這句話,讓許多人從窮人翻身為有錢人,今年三十三歲的林俊男就是其一。
案例一:月薪二萬四,投資三年買百萬名車
七年前,林俊男剛從軍中退伍,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台灣美國運通公司商務卡業務專員,當時,他的月底薪只有二萬四千八百元。然而,有一句話深深印在他心中:「每月定期定額五千元,只要年複利一○%,三十年後本利可達一千萬元」。
這個簡單卻深具威力的公式,讓他逼自己一定要存下一筆錢。於是,他決定「戒掉」大學時每天一杯星巴克咖啡、每週上KTV唱歌的習慣,每個月固定省下八千元,以定期定額的方式買基金。
「原本只是強迫自己存一筆錢,但當時同事都是年輕人,不流行跟會,我就想到用定期定額買基金,強迫自己每個月存錢。」林俊男說。他把每個月省下來的八千元,分成兩筆:三千元投資報酬高、風險也高的美林世界礦業基金;五千元投資報酬穩健、風險也低的聯博全球成長趨勢基金。
三年後,他跳槽至太古可口可樂,擔任自動販賣機通路發展主任。當時需要買車代步的林俊男,翻開自己的銀行存摺竟發現,過去三年來,他每個月攢下來的錢,竟然已經從三十萬元增值到一百零六萬元!因為美林世界礦業基金報酬率達五二六%,聯博全球成長趨勢也有八七%。他高興的將基金贖回,買了一部汽車代步。
換言之,林俊男等於用三年的時間,把星巴克咖啡與KTV唱歌費用,變成一輛百萬元的進口福斯Golf TDI汽車。
「時間與複利,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武器。」林俊男驚嘆,嘗到基金定期定額的威力後,他現在仍繼續每月扣款一萬元,定期定額投資美林世界礦業,以及霸菱東歐基金兩檔基金,希望自己三十年後,能如願成為千萬富翁。
案例二:每月投資基金五萬要賺億元退休金
銷售賀眾牌飲水機的賀琮事業公司總經理何智明,也有兩個理財摯友:「共同基金」與「複利」。他總是隨身帶著一本《理財精算手冊》,裡頭有各式各樣的複利計算表。他的理財口頭禪是:「月投資五千元,年複利一○%,三十年,本金一百八十萬,本利和一千萬元。」
何智明在工作之餘,也在台北市玉成國小當志工,擔任客語老師。他每天都教小學生這個口訣,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培養理財觀念。他還義務帶著百位親朋好友,投資基金,邁向「一億人生的退休生活目標。過去五年來,何智明手上近二十檔基金,年平均報酬率都超過三○%。
在證券圈資歷逾二十年的元大證金董事長張立秋說:「常常有人問我,『你有沒有明牌』。每次聽到這句話,我都覺得很好笑,如果有明牌,我不是早就發財了?」
案例三:不急著贖回,九十萬十三年變四百萬
張立秋說,股票漲漲跌跌,上班族根本沒時間研究個股或產業趨勢,失敗的機率大於成功,但是這不表示,你就不應該投資。尤其台灣進入低利率時代,「如果現在還把錢存在銀行裡,扣掉通貨膨脹,錢根本是越存越少。」
張立秋強調,現在進入M型社會,就更要懂得投資,而投資最重要的法則,就是「拉長時間,享受複利的效果,最好的方式,就是投資基金。」
張立秋說:「我自己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。」十三年前,他以一萬元定期定額買了一檔國內股票型基金,連續扣了九十期之後,因為作業疏失,使得帳戶取消扣款,而沒有繼續定期定額扣款下去。不過張立秋沒有因此而把基金贖回,「結果最近股市比較好,我一看才發現,哇,當初扣款的九十萬,十三年來已經變成超過四百多萬了。」
然而,根據新光投信的統計,定期定額的投資人一旦碰到基金虧損,往往持續六個月虧損,就會停止扣款。「這些投資人最大的問題,是沒有讓『時間』發揮出該有的效果。」新光投信總經理黃植原說。
黃植原以甲、乙兩位投資人同時買進一檔淨值十元的基金為例,甲投資人買進後,看到淨值下跌就停止扣款。一路看基金淨值跌到五元,一年後再回升至十元,單從淨值角度看,甲投資人抱了基金一整年,都沒有獲利。但乙投資人也碰到同樣的情形,卻仍持續每月定期定額投資,當基金的淨值一路下跌至五元,乙投資人持續以更低的成本買進。一年之後,乙投資人持有這檔基金的平均成本,將壓低在七‧五元,當基金淨值回升至十元時,持續定期定額的乙投資人報酬率卻高達三三‧三%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